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5的文章

夢境的探究

11月在懷仁參加了汪淑媛老師的夢、覺察與轉化工作坊,孵了一個夢之後,仍然持續的觀察自己的夢境,特別事情緒比較強烈的夢。 這一個夢是這樣展開的 我帶著一個朋友到中台山的寺廟去安牌位超薦 貼完條牌位之後卻發現隔壁的李老師也做同樣的事情,真的很巧 要離開時發現寺廟的尼師把椅子都撤走了 人也都休息去了 我看著空空的客廳想說沒椅子怎麼開車回家呢 是不是要蹲馬步開車啊 心裡一陣慌張 最後想到原來車子本來就連著座椅 跟客堂的椅子有什麼關係啊! 開車要離開這一區時發現好像有好幾座靈骨塔 都在同一個區域裡面 很奇怪旁邊那一區的建商跟現在管理的公司不一樣了 是不是原來的公司經營有問題 開出了這一區以後我好像轉進了一個停車場一樣的山區 起了一點霧 我怕是碰到障礙走不出去了 我心裡念著心經跟六字大明咒 念著念著就醒過來了 夢境的情形讓我想起這幾天事情攪在一起 上師的灌頂跟法會就在這兩天 我一直考慮要不要過去 上師有很深的緣份但教法太多樣 跟我自己想學的方向不一樣 不過又有朋友請我幫忙做功德 進退有一點矛盾 到高雄參加婚禮以及台中的婚禮也在這兩天 時間的安排有點失序 連同一些金錢運用的做法 都在這一陣子浮現需要重新安排輕重的 自己被糾結在裡面 到底自己想要如何做是一個重點 改變宗教的習慣也是促成這一個夢境的因素吧

教育行動研究的課程-自我敘說論文的書寫

新竹教育大學的阿花老師這一學期的課程設計很特別,他在教育行動研究這門課邀請了十位正在進行或完成自我敘說的研究生,進課堂上來分享整個自我敘說的論文流程。 第一次踏進這一個教室就發現會場布置了好幾台錄影機,原來這一門課是全程錄影進行的,也是阿花老師教學生涯的一個里程碑。 相較於輔大心理系的心理社會實驗室,教育大學活動室的桌以顯得小一號,大概是要讓學生習慣以後到小學從事教學活動的空間感吧!由於夏林清老師的行動研究著眼於社會實踐,因此有ㄧ個學生說,跟輔大心理系的課程比起來,阿花的課程少了一點刀光劍影的味道,卻多了一些涵容的特性。另一位跟過丁興祥課程的參與者說:輔大的課程裡面學生之間不斷的提問和澄清,互動性多一些。 第一周阿花老師介紹自我敘說的溫度,他提到早在讀博士時就已經注意到自我敘說這一個議題,只是當時仍然是以敘事訪談為主,他是以扎根理論完成她的畢業論文。 不過當時已經有女性主義的研究者開始透過敘事團體來談他們的生命經驗,那樣的操作方式帶給他很大的啟發。 接下來幾位內圈的成員開始談論他們的書寫經驗,早期的研究者都是從事量化研究或是訪談研究,當遭遇到研究的困難或是自己的情緒與主題無法通過時,在指導教授的支持或是破釜沉舟的更換指導教授、或是與指導教授的面質之後,開始進入自我敘說的行列。 這一個轉換的過程讓主體得以彰顯出來,這也是社會科學研究者自己的一趟英雄之旅吧!

一場認知與轉念的演講

心理師的演講是以她的轉念故事做為開始的 她說:當我演講的時候,如果有很多大學生認真的看著手機,她會把這一個情況看做是同學在認真的查演講的資料,這樣的想法會讓他的心情好一些。 她從行為主義的刺激與反應開始說起,提到認知心理學興起的脈絡是在提供在兩者之間各體的思考與詮釋,讓人的主體性能夠進來,這也是在諮商室裡面主要的工作。 她舉了一個例子來貫穿這一場演講:有一個大學女生到諮商是來談她被排擠的困擾,她覺得大家不歡迎她。 "請妳說一下別人怎麼不歡迎你"? "高中時要拍照時那些男生都會跟我保持距離,不願一靠近我" 針對這一個說法心理師提出了一種破解的說明,那就是對於這種過度的解釋題出疑問。 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有其特色,青少年有時候對於喜歡的人反而是不能靠近的... "你現在有男朋友嗎"? 如果一個男生能夠跟你交往兩年,表示你的人際能力還不錯啊 最後她提到了一個核心問題,轉念這一件事針對的是很執著的人。如果你是一個很隨和的人,有時候能夠保持自己的自我其實是一件更重要的事 諮商師同時提供了一張ppt讓我們閱讀,雖然中兼有ㄧ些詞是相反的甚至跳躍的,但是我們的快思習慣仍然會把這一些內容自動聯貫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