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18的文章

閱讀一行禪師-正念的奇蹟:每日禪修手冊

閱讀一行禪師所寫的正念的奇蹟 對我來說就好像進入一個具有實踐性的大寶庫一樣 把過去所學習和閱讀的佛教知識與技巧 做了一個更清楚的整理和調節 因此我覺得有必要在這裡做一點筆記和反思 由於南傳佛法相對的重視身心的反應狀態 因此在這一本書裡可以看到一些經驗式的教導 讓我可以在生活裡面複製學習 但同時也重視觀念的啟迪 因此經常會令人打開某種思考的限制 關於專注的和共享的時間 在第一章裡他用了專心洗碗當作開頭p39 專心是一個很基本的作法 禪師說:覺察到自己的思想和動作, 我不會像個被浪花左拍右擊的瓶子般,毫無知覺的被浪花拋來拋去。 相對于在上面所說的專注於當下的做法 ,一行禪師在這一本書裡面提到的一些觀點p37,讓我可以學習到如何打破時間的限制。 在本書的第一個故事中,他提到一個年輕的父親因為結婚生子的關係,把很多的時間都切割給家庭中的成員,因此常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夠。不過他後來發現跟家人在一起生活的時間,其時也是自己生活時間的一部分,那是屬於我們的時間,因此她變得更為釋懷以及享受其中。 禪師認為生命中的每一個片刻,其實都跟宇宙相連節,因此當我們能理解這一點時,我們的生活界限才能夠慢慢的打開。他舉桌子為例p92,桌子除了與森林、木匠、鐵礦以及無數與這張桌子觀的東西而存在,包括木匠的祖先以及讓樹木得以生長的陽光和雨水。他透過這一個例子說明自我是五蘊的和合,同時也說明了五蘊的和合在宇宙萬物的升住滅中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 同樣的我在參加禪修活動時,也有大德以吃飯為例,吃飯不僅是要慢慢的吃、專心的吃,還要能夠產生一種跟世界連結再一起的感受。除了感激廚師、農夫跟服務人員之外,我們同時也要理解這些稻米的由來,除了基因的保存與配種之外,多更深的因源在運作,因此生命不只是單獨存在的樣貌。 相互依存的關係 除了從專注以及時間的分享,以及從緣起的時間延展性來談破除時間的執著之外,他從華嚴法界的觀點來談人的相互影響。但是他強調這不是要建立起一套世界觀,而是要試著讓大家找到更好的發展空間。 在p95他從這一個相互依存的緣起觀,談到人們通常將實相切割成不同的部分,因此看不到所有現象間相互依存的關係。我想他說的就是我見建立的基礎。看到一切中的一和一中的一切,就是突破了我見這一個大障礙。 我們是宇宙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這裡不斷的關

法鼓山禪修記事

20180727晚上去金山的法鼓山大本山 進行二日禪修 歲月匆匆 距離第一次參加師父的禪七已經過了36年 上次參加禪修活動已經接近15年了吧 當時正因為學校的六年條款 把自己搞得心神不寧的 那次禪修讓自己的心情沉澱下來 所以參加了一次三義教師千人禪修之後 又在嘉義靈嚴寺參加了一次禪修 在三義又護七一次 這次因為參加法青會大專教師讀書團體 研討牛的印跡這一本書 所以想要重新努力開始學習禪修 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準備 帶領禪二的果啟法師特教出身 是一位很用心而平易近人的法師 感恩在他的引導下讓我順利的完成這一次體驗 法師平常在禪堂有一些開示 特殊活動時也有一些應機的指導 有些開示對我來說意義重大 因此我特別做一點節錄 最早在禪堂用午齋時 他除了要我們專心咀嚼 讓唾液充分發揮作用之外 他也提到這些米食除了農夫與運送和烹煮人的辛苦之外 特別談到結緣的部分 他說這些米飯食材的種子經過這麼長的時間生長 經過了不斷的改良 裡面有千萬的因緣 都是我們跟世界的一種連結 這讓我想到世界的因緣如帝網一般交錯的概念 人並不是單獨 的存在 這種想法也是統一心修行的助緣 第三日清晨有機會做戶外經行活動 繞了法鼓文理學院附近一圈 這一趟只是接觸眼跟耳根而不染著 看來真不容易 法師行前說了一句 走過千山萬水只走這一步路 雖然聽過很多眼前當下的開示 不過這一句話還是讓我深受感動銘記在心 禪堂折起毛巾時 法師又說毛巾要收整齊 將來有機會做方丈時 領眾就會井然有序 這個說法也讓我深自反省 自己就有那個不整齊的習慣 法師又開示 在堂大眾大家都是因緣深厚 未來世也是要互為法門眷屬的 這都提醒我們要珍惜 最後他提醒了 師傅的開示有四句 前一句我忘了 菩提心依著醒庵大師與靈峰宗論 大悲心起觀世音菩薩 決定性則是最重要的 在開山觀音朝拜時 法師說有一個出家人告訴他 有走不過去的 到這裡來跟菩薩祈求 很快就化解了 這也讓我想起過去的困境也是如此 現在仍然在一個轉折點上要引導 並且要依教奉行觀音願力 多做財施法施無畏施 為